別人做一個就漲粉多少萬,你做抖音為啥都火不起來?。ㄏ拢?/h1>
2020/10/13【互邦論著】已點擊1330次
如果你的內容沒有被算法識別,那么即便你篤定內容非常優(yōu)質,它依然沒有機會跟用戶見面,或者出現(xiàn)“一條非常優(yōu)質的機械鍵盤測評視頻,被推薦給亟需買支口紅的女孩子”的尷尬場面。
我們簡單梳理一下一條視頻被發(fā)布后所經歷的流程:
這個流程中最核心的一步,就是“算法識別”。
算法會識別你發(fā)布的視頻內容包含什么標簽、被帶有什么標簽的用戶喜歡么?
這顯然是低效的。
我們試著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,一切就撥云見日了:
用戶發(fā)布的視頻是不是可以代表這個用戶的喜好?算法把A1用戶發(fā)布的視頻推薦給具有相同喜好的A2、A3用戶會不會得到他們的喜歡?
答案是肯定的,并且這種方法比識別視頻內容的方法高效得多。
“你是誰”比“你發(fā)了什么“更重要
于是,“養(yǎng)號”這個問題的疑問解決了:把賬號的喜好明確的表達給算法,好讓他能準確地把你發(fā)布的內容分發(fā)到正確的人群里。
但這里面有一個問題:A1用戶只有一個喜好么?
顯然不是。
如果你前面讀得仔細,應該可以看到“抖音用戶的聚類”那張圖片前面我用了“其中一個維度”來描述。實際上,因為每個用戶會有多種喜好,所以抖音的用戶聚類應該是個多維空間,也就是說,在這個維度下,A1和A2、A3在一起;但在另一個維度下,A1是和A2和A3聚合在一起的。
基于此,“再發(fā)一遍就會火”這個玄學問題也得到了解答:相同的內容第二遍發(fā)布時,算法把它推薦到你正確的那個標簽下。
舉例來講會更容易理解:
你有兩個喜好標簽,分別是籃球和汽車。你拍了一條關于汽車的視頻,系統(tǒng)第一次推薦時把視頻推薦給了你籃球喜好那個群體,所以視頻止步500播放。第二次發(fā)布時,算法選擇了汽車那個標簽,于是火了。
那么這里你一定會有問題:第一次推薦沒有火以后,抖音為什么不試著把視頻推薦給另一個喜好的人群?
沒有得到足夠的“喜歡”,這個結果對于系統(tǒng)來說無非兩個原因:
你的視頻不夠優(yōu)質,連可能喜歡的人都不會喜歡;
視頻被推薦給了錯誤的目標用戶。
作為創(chuàng)作者的你一定希望當沒有得到足夠喜歡的時候,系統(tǒng)會選擇第二個原因,然后把你的內容推薦給另外500人看看他們會不會喜歡;但同時作為抖音用戶的你,當你每天被抖音的算法“試錯”刷到很多自己不喜歡的內容時,你一定很煩躁。
為了保證用戶體驗,系統(tǒng)只能認為獲贊不夠多的原因是“你的內容不夠優(yōu)質”,于是曝光止步500不再增加。
所以,作為專業(yè)的內容創(chuàng)作者,我們顯然不能靠“第二遍能火”這樣極具不確定性的方法來獲取流量。
賬號定位要有明確邊界
于是你應該可以想到,想要獲得穩(wěn)定的系統(tǒng)推薦,你賬號的喜好應該越少越好,甚至最好只有一個!
所以,賬號的定位比任何時候都重要,如果你在最開始“養(yǎng)號”的時候,給了賬號一個不那么清晰的定位,就會導致賬號有不那么明確的喜好,于是算法也不能給你明確的推薦。
正確的抖音賬號定位是“賬號具有邊界清晰、盡量單一的喜好”。
從社會學角度,我們相信再“偏僻”的喜好也會有一大群人;但是從內容生產成本角度,你應該選擇一個可以快速被定義出來的人群標簽。
如何判斷某個人群標簽是否清晰?
舉個例子,曾經想在抖音運營一個生產“互聯(lián)網黑科技”相關內容的賬號。在養(yǎng)號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定位一直在“程序員教編程”、“馬云雷軍”和“黑科技3C發(fā)明”之間游離,無法精準定位出邊界。
于是放棄,改做口紅試色。
說了這么多,但還不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賬號怎么辦?推薦你去做“劇情類”賬號。
當你不能定位出一個邊界清晰、喜好單一的賬號,那么你可以去它的反面,那就是所有人都會喜歡,不分邊界的內容:劇情/幽默/情感/正能量……
所以,你知道為什么這類內容會火了吧?
這類內容壓根不存在人群標簽,只要內容足夠好,不論推薦給什么樣的人都會被點贊。
互邦國際影視廣告制片廠
全國服務熱線:4008789800
互邦官網:www.bricklandscaper.com
有人做創(chuàng)意,我們做創(chuàng)意標準。
聲明:本文由國內十大影響力影視制作公司——互邦國際影視廣告制片廠(http://www.bricklandscaper.com)發(fā)布,轉載需注明原文地址:http://www.bricklandscaper.com/hoobang/newsInfo/4624
如果你的內容沒有被算法識別,那么即便你篤定內容非常優(yōu)質,它依然沒有機會跟用戶見面,或者出現(xiàn)“一條非常優(yōu)質的機械鍵盤測評視頻,被推薦給亟需買支口紅的女孩子”的尷尬場面。
我們簡單梳理一下一條視頻被發(fā)布后所經歷的流程:
這個流程中最核心的一步,就是“算法識別”。
算法會識別你發(fā)布的視頻內容包含什么標簽、被帶有什么標簽的用戶喜歡么?
這顯然是低效的。
我們試著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,一切就撥云見日了:
用戶發(fā)布的視頻是不是可以代表這個用戶的喜好?算法把A1用戶發(fā)布的視頻推薦給具有相同喜好的A2、A3用戶會不會得到他們的喜歡?
答案是肯定的,并且這種方法比識別視頻內容的方法高效得多。
“你是誰”比“你發(fā)了什么“更重要
于是,“養(yǎng)號”這個問題的疑問解決了:把賬號的喜好明確的表達給算法,好讓他能準確地把你發(fā)布的內容分發(fā)到正確的人群里。
但這里面有一個問題:A1用戶只有一個喜好么?
顯然不是。
如果你前面讀得仔細,應該可以看到“抖音用戶的聚類”那張圖片前面我用了“其中一個維度”來描述。實際上,因為每個用戶會有多種喜好,所以抖音的用戶聚類應該是個多維空間,也就是說,在這個維度下,A1和A2、A3在一起;但在另一個維度下,A1是和A2和A3聚合在一起的。
基于此,“再發(fā)一遍就會火”這個玄學問題也得到了解答:相同的內容第二遍發(fā)布時,算法把它推薦到你正確的那個標簽下。
舉例來講會更容易理解:
你有兩個喜好標簽,分別是籃球和汽車。你拍了一條關于汽車的視頻,系統(tǒng)第一次推薦時把視頻推薦給了你籃球喜好那個群體,所以視頻止步500播放。第二次發(fā)布時,算法選擇了汽車那個標簽,于是火了。
那么這里你一定會有問題:第一次推薦沒有火以后,抖音為什么不試著把視頻推薦給另一個喜好的人群?
沒有得到足夠的“喜歡”,這個結果對于系統(tǒng)來說無非兩個原因:
你的視頻不夠優(yōu)質,連可能喜歡的人都不會喜歡;
視頻被推薦給了錯誤的目標用戶。
作為創(chuàng)作者的你一定希望當沒有得到足夠喜歡的時候,系統(tǒng)會選擇第二個原因,然后把你的內容推薦給另外500人看看他們會不會喜歡;但同時作為抖音用戶的你,當你每天被抖音的算法“試錯”刷到很多自己不喜歡的內容時,你一定很煩躁。
為了保證用戶體驗,系統(tǒng)只能認為獲贊不夠多的原因是“你的內容不夠優(yōu)質”,于是曝光止步500不再增加。
所以,作為專業(yè)的內容創(chuàng)作者,我們顯然不能靠“第二遍能火”這樣極具不確定性的方法來獲取流量。
賬號定位要有明確邊界
于是你應該可以想到,想要獲得穩(wěn)定的系統(tǒng)推薦,你賬號的喜好應該越少越好,甚至最好只有一個!
所以,賬號的定位比任何時候都重要,如果你在最開始“養(yǎng)號”的時候,給了賬號一個不那么清晰的定位,就會導致賬號有不那么明確的喜好,于是算法也不能給你明確的推薦。
正確的抖音賬號定位是“賬號具有邊界清晰、盡量單一的喜好”。
從社會學角度,我們相信再“偏僻”的喜好也會有一大群人;但是從內容生產成本角度,你應該選擇一個可以快速被定義出來的人群標簽。
如何判斷某個人群標簽是否清晰?
舉個例子,曾經想在抖音運營一個生產“互聯(lián)網黑科技”相關內容的賬號。在養(yǎng)號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定位一直在“程序員教編程”、“馬云雷軍”和“黑科技3C發(fā)明”之間游離,無法精準定位出邊界。
于是放棄,改做口紅試色。
說了這么多,但還不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賬號怎么辦?推薦你去做“劇情類”賬號。
當你不能定位出一個邊界清晰、喜好單一的賬號,那么你可以去它的反面,那就是所有人都會喜歡,不分邊界的內容:劇情/幽默/情感/正能量……
所以,你知道為什么這類內容會火了吧?
這類內容壓根不存在人群標簽,只要內容足夠好,不論推薦給什么樣的人都會被點贊。
互邦國際影視廣告制片廠
全國服務熱線:4008789800
互邦官網:www.bricklandscaper.com
有人做創(chuàng)意,我們做創(chuàng)意標準。